两百枚“西湖”商标全国各地“开花”大量出现的抢注景点名现象值得关注本报记者 汪嘉林
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西湖、雁荡山、双龙洞、普陀山……这些景点无不闻名遐迩。在旅游产业越做越火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景点本身以外的利益所在,比如将景点名称注册成商标。 “雁荡山”被注册成俱乐部、快餐馆的商标,“楠溪江”成了自行车、教育培训机构等的商标,“狮子岩”则是养老院商标。近年来,温州市各大知名风景点名称及图案成为人们竞相注册的热点,但很多注册这些商标的企业或个人和景点本身并无太大关系。 其实,景点名称被商家抢注为商标的事件由来已久。早些年,当温州文成县景点管理部门拿着景区名称到工商部门进行商标注册时,却发现相关名称的商标早已“名花有主”,如飞云湖、刘基故里、铜铃山等5个景区名早已让国内的商家和个人抢先注册了,当时他们只能对没有被注册的类别进行申请,给景区商标注册带来了很多麻烦。 记者通过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目前以“雁荡山”为名注册在案的商标就达到55枚,“楠溪江”有35枚,而杭州的“西湖”更是被注册了200余枚。涉及的类别基本囊括了商品分类中的各个类别,如教育培训、俱乐部、自行车、餐馆、图书出版等,商标注册者所在地涵盖了国内各个地区。 在得知“楠溪江”成为自行车等商标消息后,楠溪江风景旅游管理局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比较意外。他认为,由于地方景点绝大多数是“以景养景”,政府部门在商业用途上考虑不多,所以对景区景点名称的商标注册意识也没有商家那么强烈。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浙江省工商局商标处有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我国商标注册遵循注册在先原则,注册商标只要内容不违反商标法、手续齐备、公示期中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理由不成立,都可以顺利注册商标,至于注册人和注册名称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并不在审核之列。 其实,将景点名称注册成商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被人抢注关键还在于商标注册的意识问题。除了一些老的景点名称外,一些新景眯的名称也在迅速被人注册。比如,因为奥运会,“鸟巢”就成了商标注册的热点。记者在中国商标网上查询发现,注册人除了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外,更多的还是与此并不相干的个人和法人。 |